澆注系統(tǒng)與壓鑄機能力的匹配


在壓鑄過程中,壓鑄機一方面提供能量(壓力/流量),把金屬液以高壓、高速射入型腔,另一方面又提供足夠的鎖模力。金屬液獲得的內澆口充填速度是由壓力所決定的:而填充時間由流量所決定。
在澆注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應注意與壓鑄機壓射能力(壓力/流量)相匹配,才能得到理想的充填狀態(tài)。
但實際上在金屬液通過澆注系統(tǒng)的直澆道、橫澆道、流向內澆口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壓力(流量)的損失。損失的大小取決于澆注系統(tǒng)的幾何尺寸和表面粗糙度。損失的大小還和澆注系統(tǒng)內金屬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
阻力系數(shù)Cd
壓力或流量的損失可以用阻力系數(shù)(Cd)表示。阻力系數(shù)是實際流速與0阻尼理論流速之比。以下是有關阻力系數(shù)的定性說明:
無流動損失 Cd=1
設計非常好的流動系統(tǒng) Cd=0.8
一般設計的流動系統(tǒng) Cd=0.6
劣質流動系統(tǒng) Cd=0.4到0.5
Cd值只有0.6,這意味著40%的能力損失在流道系統(tǒng),而只有60%的能量真正用來將金屬液射入模具型腔。因此當能力損耗大時、實際上達不到所設計的內澆口充填速度。
圖6-4顯示的是在不同Cd條件下,要達到某一內澆口速度值所對應的壓力數(shù)值。可以看出當Cd數(shù)值較小時,要達到某一特定的內澆口速度所需的金屬壓力會超過機器的能力范圍。良好的澆注系統(tǒng)設計將壓力損耗降到最小程度,以保證金屬液有足夠的能量充型。
圖6-4 阻力系數(shù)對內澆口速度和壓力的影響
“如果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lián)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